Ask Specialist

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发展新趋势——行业现状、创新模式等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耐火材料行业转型升级
 
1.1 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及改革的措施
 
1.1.1供给侧改革的背景
 
全球低增长困境的症结在于结构性改革迟缓。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政策,通过直接购买资产和债券,降低利率甚至实行零利率或负利率等方式,大规模增加市场流动性,提振市场信心。但从实际效果看,全球经济复苏迟缓,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主要经济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放缓。可见,单一的需求刺激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需求管理的短期政策虽在抵御危机冲击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中长期结构性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增强经济增长动力还需要推进结构性改革。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随着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等一系列内因与外因的作用,经济发展正进入“新常态”。国内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已成为阻碍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第一,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第二,供给体系与需求侧严重不配套,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第三,供给侧生产效率有待提高。因此,仅靠刺激需求端的改革模式难以为继,不能从根本上和长远上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2 供给侧改革对耐火材料行业的影响
 
1.2.1耐火材料行业面临大洗牌

 

耐火材料下游行业增长放缓,下行压力加大,市场整体需求疲软。耐火材料行业自身受直接生产成本增加、应收账款继续扩大、企业综合实力不强等因素的影响,整体经营业绩不理想,产能过剩也已经从低端产能过剩转变成全面产能过剩。耐火材料上游原材料行业因环保、资源问题,面临着限产、停产困境,无法正常经营,原材料价格波动大,生产供应极不稳定。受上、下游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耐火材料企业经营状况将更加恶化,耐火材料企业面临大洗牌。
 
从2013年到2017年,中国耐火材料产量持续降低,如图6所示。2018年在国内外下游产业需求的共同拉动下,全国耐火材料制品产量止住连续四年下降趋势,全年实现产量2345万t,同比增长2.3%。但这种状态不可持续,随着供给侧改革继续深化,耐火材料市场需求将进入平台期或缓慢下降通道。
 

 

图6 2013—2018年我国耐火材料产量
 
(1)低端市场需求减少。耐火材料种类繁多,不同热工设备对耐火材料的品种和质量都有不同的要求,耐火材料产品的合理结构应该与下游行业热工设备的要求相匹配。随着下游行业低效落后产能的进一步退出,耐火材料低端市场需求也会急剧减少,而那些落后的耐火材料小企业也将不断关停,退出市场。
 
(2)下游客户要求提高。随着钢铁、水泥、玻璃、有色等高温工业生产工艺和装备的不断升级,对耐火材料的质量水平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如冶炼洁净钢、特种钢用热工设备、垃圾协同处置水泥回转窑、全氧燃烧玻璃熔窑等,都对耐火材料质量和档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下游客户为了提高使用效率,降低采购成本,他们更希望耐火材料企业能够提供总包服务,这对耐火材料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平、规模实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环保压力大增。2017年4月5日,环保部在京召开视频会议,对督查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此次强化督查是环境保护有史以来,国家层面直接组织的最大规模行动,整治取缔的重点就包含耐火材料企业。2018—2019年国家又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规划的通知(国发【2018】22 号)等相关环保政策。环保治理绝不是短期行为,更不是应对环保督察、环保达标的阶段性任务,已成为企业生命的底线。在国家环保整治力度加大的大环境下,耐火材料主产区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环保整治提升的具体措施,开始实行差别化环保政策,倒逼落后产能和不达标企业出局。目前辽宁和山东两省分别制定了《镁质耐火材料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山东省区域性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已于2019年1月1日执行。
 
1.2.2耐火材料企业联合重组步伐加快
 
“十三·五”期间,国家、地方和行业层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为耐火材料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13年,工信部印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耐火材料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建立完善新建项目与联合重组、淘汰落后、节能减排联动机制,坚持等量或减量置换落后产能。严格控制产能增长,加快优化存量。规范市场化运作,支持行业内优势骨干企业以品牌、技术、资本等要素为纽带,大力推进横向联合重组,纵向延伸产业链,协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组建大型耐火材料企业集团。2014年底,《耐火材料行业规范条件(2014 年)》出台,意在引导合理投资,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耐火材料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耐火材料产业加快联合重组进程、提高生产集中度、推进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产权制度的不断完善,耐火材料行业也开启了联合重组的新发展进程。瑞泰科技、濮耐股份、北京利尔就是通过资本运作走上联合重组的道路,成为了中国耐火材料行业的整合者。尽管如此,2018年耐火材料行业的集中度CR10仅为9%,远低于下游行业钢铁的39% 、玻璃的60%、水泥的31%。未来耐火材料行业联合重组的步伐还将加快。
 
 
1.2.3耐火材料市场向大型优势企业转移
 
耐火材料企业的经营模式将由过去单纯的产品供应商向耐火材料整体方案提供商的角色过渡。目前耐火材料整体承包的运作模式在钢铁行业比较成熟( 按吨钢结算) ,水泥行业也在逐步推广(按吨熟料结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他行业也将进行尝试。整体承包对规范市场秩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整体承包的商业模式对耐火材料企业的规模实力及设计、施工、维护的配套能力等要求极高;另一方面大型优势企业签订承包合同后,由于受产品品种限制,必然选择一些中小企业产品予以配套。这势必导致市场向大型优势企业转移,大型优势企业将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而品种单一的优秀小企业将成为大型优势企业的配套供应商和合作伙伴。
 
从2018年的经营情况看,全国耐火材料总量同比增长2.30% ,而耐火材料重点企业产量同比增长3.97% 。排名前十家耐火材料企业销售收入总额达277.83亿元,比2017年的123.88 亿元增加了153.95亿元,同比增长38.36% 。这也佐证了耐火材料市场正在向大型优势企业转移。
 
2.多维创新成为耐火材料行业创新新模式
 
随着我国高温工业的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高温工业对中国耐火材料的依赖性增强,我国耐火材料工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公认的生产制造大国。但是,在耐火材料技术水平上,与维苏威、奥镁、雷法、黑崎、摩根等国外先进企业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在制造装备水平、质量控制、现场管理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我国耐火材料行业的发展还任重道远。因此,要从国家和行业层面,引导耐火材料企业积极参与到创新发展中来,并通过市场竞争倒逼耐火材料企业主动开展创新活动,促使耐火材料企业从耐火材料所涉及领域进行多维度、深层次、全方位的创新,切实把我国耐火材料行业继续做大做强。
 
2.1 跨行业联合创新
 
2.1.1耐火材料企业与装备制造业联合创新
 
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目前我国耐火材料行业技术装备总体水平较低,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高,影响了耐火材料的技术转化和产品质量稳定性。由于国内设备厂家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耐火材料企业的参与度很小,致使耐火材料专用设备在适用性、使用性能、使用过程维护、生产效率及节能等方面,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而随着耐火材料行业的发展,对耐火材料生产、检测、施工等装备技术以及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通过相关行业的大力配合和联合创新,才能为耐火材料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研制耐火材料行业关键设备及其制造技术,全面提升行业的装备水平及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是我国做强耐火材料行业的一项紧迫任务。必须加强耐火材料企业和设备生产企业联合创新,促进产业技术装备的优化升级,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要重点研究开发耐火材料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及装备、特种耐火材料成型技术和装备、耐火材料烧成节能技术和装备、不定形耐火材料配料、混练及施工装备、耐火材料检测技术及装备、除尘降噪等环保装备等。
 
2.1.2耐火材料企业与环保技术开发部门联合创新
 
耐火材料行业是一个与环保紧密联系的特殊行业,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钢铁、建材、石化、废物处理、有色冶炼等应用的各个环节都是政府环保督查的重点对象,环保压力很大。因此,耐火材料企业与环保技术开发部门联合创新,有利于耐火材料可持续发展,可以从耐火材料生产和使用两个环节进行联合创新。
对于内部生产来讲,要解决耐火材料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环保问题。从国家环保部门对耐火材料企业的检查来看,大气污染物排放是重点。辽宁和山东两省也率先出台了相关工业大气污染排放标准,耐火材料企业就是限制对象之一。脱硫脱硝技术在耐火材料行业的应用起步较晚,存在很多问题。目前已经有些耐火材料企业在隧道窑等高温窑炉上引进了脱硫脱硝技术和装置,但是效果不是太好,有些甚至成了摆设。郑州瑞泰耐火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山东骄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脱硫脱硝技术,针对耐火材料烧成窑炉的特殊性做了专题研究,达到了较好的效果。除尘技术和装备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目前普遍采用布袋除尘技术,但由于粉尘温度高、布袋质量不过关以及布袋不及时清理等因素,导致除尘效果不太理想,对颗粒物排放的控制大打折扣。因此,耐火材料企业要联合环保技术开发部门,就环保技术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展开联合创新,减少耐火材料企业带来的大气污染排放。
 
对于外部应用来讲,要解决耐火材料使用过程中能否达到环保技术设计部门要求的问题。首先要开发无铬碱性耐火材料替代含铬材料,消除含铬耐火材料在使用和废弃之后对环境的污染。其次要在耐火材料包装、运输和施工使用过程中,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最后要和环保技术部门一起共同设计开发垃圾焚烧炉、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等废物处置窑炉用特殊耐火材料,提高垃圾处置能力和效率,为环境保护作出应用贡献。
 
3.自动化、智能化打造耐火材料高端制造
 
中国制造正在迈出“由大变强”前进步伐。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明确提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力争用十年时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制造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2017年10月30日,工信部印发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在原材料工业的建材类中选入了耐火材料技术和用后耐火材料再生利用技术。其中,耐火材料关键共性技术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耐火材料生产线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耐火材料在役诊断、造衬维护集成技术,耐火材料绿色智能制作集成技术等。
 
耐火材料下游行业中水泥、玻璃、钢铁等传统行业都实现了比较高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其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得到了很好的保障,这也对耐火材料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为下游行业提供高质量、性能稳定的产品才能逐步满足下游行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有效实施。但是耐火材料行业特殊的属性,决定了其实现完全自动化和智能化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人工成本的增加、对产品性能要求的提高等因素驱使耐火材料行业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成为必然趋势。
 
3.1 自动化、智能化全面提升耐火材料制造水平
 
提升生产管理过程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已经成为制造业转型的主要手段和方式。而所谓智能,就是一个包含了感知、认识、学习、调整和适应等环节的循环过程,可以根据目标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以得到所期望的效果。其中,知识是智能实现的基础,智力是获取和运用知识求解的能力。智能制造的实践过程就是让企业可以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对生产制造过程进行诸如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智能活动。终让机器延伸或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把制造自动化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目前,中国耐火材料制造过程中人工参与程度很高,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很低,对我国耐火材料迈向强国行列极其不利。因此,耐火材料企业要积极将智能制造系统引入到耐火材料生产制造业中,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提升耐火材料整体制造水平。
 
3.2 自动化、智能化提高耐火材料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推动耐火材料生产、应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有利于提高耐火材料质量及其稳定性,降低优质耐火材料的生产成本,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稳定性的不利影响。如建立耐火材料生产与应用的数据库,实现从原料处理、加工( 包括成型) 与应用工艺的计算机数学模型控制,强化对产品及应用过程全面的无损检测,确保产品应用的安全性,同时及时跟踪耐火材料产品终端使用效果情况,分析和反馈给科研、制造端,精准反应存在问题并调整工艺配方,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不断提高耐火材料产品质量。
 
4.“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耐火材料企业走出去带来新机遇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包括钢铁在内的制造业产能将向新兴发展中国家转移。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详细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方向,“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务实推进阶段。根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商务历史”项目组发布的《“一带一路”专题研究》:“一带一路”涵盖亚非欧三大洲的64个国家,总人口44亿,占全世界的63% ; 经济规模21万亿美元,占全世界的29% ,货物和服务出口占全球的23.4% ,经济体量颇为可观。这些数字说明“一带一路”蕴含着很多机遇。“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要大力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其中基础设施连通需要大量的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耐火材料企业随之走出去,将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
 
4.1 耐火材料企业走向国际化是必由之路
 
从客观上讲,我国钢产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用耐火材料消费市场;同时,有色金属、水泥、玻璃、陶瓷等工业产量也早已位居世界第一。我国耐火材料品种齐全,物美价廉,原材料储量丰富,而且在国内积攒了丰富的应用经验,可以满足大多数高温设备的使用要求。而发达国家耐火材料技术发展逐渐停滞,受高温工业发展速度及市场竞争的影响,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耐火材料工业缓慢步入夕阳产业,逐渐向新兴市场和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转移。因此,我国耐火材料行业受到全世界高温工业的关注,已经具备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我国耐火材料走向国际化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从主观上将,我国耐火材料市场需求趋于饱和状态,产能过剩问题严重。供给侧改革将会清理掉一些落后产能,而剩下的产能必将转向国际市场。据经合组织数据,2019—2021年全球在建和计划新建的粗钢产能分别为8800万t和2240万t。在建产能中,亚洲有5340万 t,中东有2510万t,欧洲有430万t,非洲有290万t,独联体有180万t,北美有30万t,拉美有20万t;经合组织成员国和欧盟成员国在建产能共计460万t。在计划新建产能中,亚洲有1000万t,北美有450万t,中东有270万t,非洲有180万t,拉美有140万t,独联体有100万t、欧洲有100万t;经合组织成员国和欧盟成员国计划新建产能共计550万t。
 
2019年,除亚洲外,全球大部分地区钢材需求量仍将保持增长。但中国受贸易壁垒等因素影响,钢材需求下降,导致亚洲地区钢材需求量下降0.5% 。据世界耐火材料协会预测,预计2019年和2020年,不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发展中国家的钢铁需求将分别增长6.5%和6.4% ,成为全球钢铁行业增长最快的地区。因此,耐火材料除了国内市场以外,国际市场空间巨大,耐火材料企业走向国际化是必由之路。
 
4.2 “一带一路”倡议带来新机遇
 
“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发展空间巨大,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更具性价比优势,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需求。
 
目前,中国的钢铁、水泥产量均约占世界的60%,想要大幅提高这一比例,难度较大。但是,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支持、认可和广泛参与,沿线国家将普遍受惠,沿线人民的生活水平将逐步得到提高,钢铁、水泥、玻璃、有色、化工、电力等高温工业将得到发展。这些国家将寻求中国帮助其发展高温行业,会给我国耐火材料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5.结语
 
中国耐火材料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耐火材料行业的集中度将不断提高,制造和服务水平将整体提升,资源和市场也将向优势耐火材料企业集中,中国耐火材料行业进入了转型升级的新时代。耐火材料优势企业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期,开展多维创新,加快联合重组,推进“一带一路”布局,提升市场竞争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为把我国建设成为耐火材料制造和创新强国而努力奋斗。
 
声      明:章内容来源于荣华耐材,仅作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2023年6月27日 09:39
浏览量:0
收藏